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

白耳畫眉/White-eared Sibia(20180204~八仙山)


白耳畫眉~台灣特有種,打從拍鳥以來已算不清遇見牠多少次
此次上八仙山算是遇到數量最多的一群,拍攝當日為節氣立春,
山櫻滿山綻放,山鳥成群嬉戲覓食,熱鬧極了
以食果與蜜為主,也會在樹或葉表皮啄食節肢動物,另其覓食層次是在樹林中上層,
可推知白耳畫眉的食物果實來源應該是結肉質果的闊葉喬木為主,難怪白耳畫眉
只能在海拔兩千六百公尺以下的環境生存,因這海拔以上已經是針葉林,能提供
食物的闊葉樹木量甚為有限。
既然屬於畫眉科的鳥,必然擁有一副好歌喉,白耳畫眉的歌聲嘹亮、尾音上揚,
在山谷間森林裡聽到『水、水、水、水、酒、』,就知道牠們來了
具備獨特歌喉,有「森林歌手」之稱,也因其白色面罩像極了行俠仗義的蒙面俠.
在中部山區常可見其身影,故被票選為台中市的市鳥
生性機警,發現敵人時發出的聲音與平時鳴唱聲又有不同,會發出如機關槍掃射的"得.得.得.得.得.得."的叫聲


八仙山正值山櫻綻放季節,白耳畫眉盡情享受著櫻花蜜的大餐,
飽餐一頓後在林間高聲齊唱,婉轉動聽的歌聲在林間迴盪,似乎在歌頌這百花盛開的季節到來

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

朱連雀/Japanese Waxwing(20180114~烏來福山)


科別:連雀科
別名:小太平鳥、十二紅
朱連雀...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及大陸東北,冬季會南遷日、
韓及中國華中、華北等 地過冬,在台灣為稀有的迷鳥。
朱連雀其尾羽末端為蠟樣朱紅色,另一相似物種則為黃連雀
尾羽末端為黃色,別名十二紅的由來乃因尾羽打開時共十二根
末端皆為紅色而有此別名,可惜我並未拍到牠打開尾羽的模樣







連雀科的鳥在台灣均屬迷鳥,會來到台灣是因與鳥群失散或氣候所致
所以也許今年見到明年又見不到,這種季節限定又非年年有的物種,能拍
到牠的身影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

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

銅藍鶲/Verditer Flycatcher(20180114~烏來福山)

「銅藍鶲」~稀有過境冬候鳥,亦為許多鳥人心中的夢幻鳥種,自2017年入冬以來
至2018年1月中旬聽聞牠現蹤的消息共3次,有鑑於前兩次失之交臂的經驗,
第三次我決定起個大早去做個守株待兔人,這個假日是寒流過後的第一天,
天公作美給了一個大晴天,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鳥點,向其他鳥友打探著銅藍鶲
的消息,比我早到的鳥友告知今日尚未出現,心中暫且放下不安的大石,因為聽
聞此鳥這幾日的習慣都是每日出現來“問豆油”(台語)的......等候時一邊與鳥友
聊天打發時間,突然看見路口另一頭出現騷動,應該是牠現身了,急忙扛砲
前衝,就定位後只見一抹藍色身影在菜園與樹叢雜枝間亂竄,就在一陣兵荒馬亂中
我終於如願以償的拍下牠的身影。這天牠在此停留了5分鐘後離去,我在此又
多留了一小時未見牠回來後離開,之後聽其他鳥友回報當天牠真的只來這一趟,
難怪以前聽其他鳥有提及此鳥只給有緣人拍到,幸好我有早起,好在我鳥緣還不錯,
又一隻夢幻鳥種入袋~~


這次在福山拍到的是雄鳥,與雌鳥最明顯的差別是雄鳥的眼先黑色,雌鳥眼先暗灰
雖名為銅藍鶲,但其實全身應為銅綠色,當日陽光普照,其顏色更加明顯
安靜孤僻,單獨或成對活動,這兩個月裡出現三次分別為大園許厝港一隻母鳥,第二次桂山一對公母鳥,
第三次的烏來福山公鳥一隻
第一次我聞訊趕至已太晚鳥已離去,第二次在桂山拍鳥拍到肚子痛衝到桂山電廠拉肚子,
出來遇到鳥友告知有拍到但已離去,終於在第三次圓夢

希望下次能有機會碰上母鳥,這樣就可湊成一對

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

黃尾鴝/Daurian Redstart(20171231~大安森林公園)

黃尾鴝
科別:鶲科
黃尾鴝是遠方來客,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、蒙古阿爾泰、戈壁、黑龍江等遙遠的地方,
冬天飛了幾千公里至華南、台灣、海南島避寒。
黃尾鴝在台灣屬於不普遍的冬候鳥,每年十月後總會在台灣發現牠的身影,記得我剛
投入拍鳥行列時,每逢假日總是背著大砲在植物園裡練功,當年與牠偶遇於植物園的外牆上,
回想那日清晨我與牠足足相處了半小時,拍到時還難掩興奮之情,急著問別人鳥名...
如今時過境遷,手上的裝備早已換過一輪,再度相逢於大安森林公園,匆匆照下牠的身影,
鳥兒美麗依舊,雖然我喜悅心情不復當年,但這次相遇卻有一種彷彿老朋友般的熟悉與親切感,
 黃尾鴝雄鳥與雌鳥羽色差異頗大,雄鳥頭頂至後頸為銀灰色,
前頭、頭側、後頸灰白色,額、臉、喉及體背為黑色,胸腹部橘紅色,
尾羽紅褐色,中央一對尾羽黑色,翼上有一明顯白斑。雌鳥全
身為灰褐色,除了同樣有著橘色的尾巴外,就沒有雄鳥那麼鮮豔。





 最後附上一張之前拍的黃尾鴝雌鳥做比較,可以明顯比較出
雄鳥與雌鳥的差異真的蠻大的





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

灰背眼紋白鶺鴒/White Wagtail(華江雁鴨公園)

據野鳥圖鑑記載,台灣的白鶺鴒有三個亞種,分別為
[白面黑背亞種]-留鳥,[眼紋黑背亞種]-冬候鳥以及
本篇介紹的[眼紋灰背亞種]-過境鳥

在河濱公園遇見鶺鴒是相當容易的事,最常見到的就是
黃鶺鴒、灰鶺鴒,當日見到這灰背亞種時,我是把它當成
白鶺鴒在拍,拍了幾張後才發現顏色略異,黑色過眼線
明顯與普鳥白面白鶺鴒不同,查了網路資料才知道是
過境鳥的亞種

關於白鶺鴒的命名是十分有趣的,這一大類的學名為
「Motacilla alba」,Motacilla 源自拉丁文,原意為
「擺動尾部」,應是指鶺鴒類經常擺動尾羽的行為。
alba 的拉丁文原意為「白的」,眼紋黑背亞種學名
lugens其
拉丁文原意為「悲傷的」,而本章的眼紋灰背
亞種學名為ocularis,
拉丁文原意為「眼睛的」。


 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,絕大部分是節肢動物
。喜於水域附近的礫石地跳動或短奔
 在溼地沿著水邊直線性的覓食



 捉到獵物小螃蟹一隻,午餐有著落了

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

紅胸鶲/Red-breasted Flycatcher (20171202~石門水庫)

科別:鶲科
屬名:姬鶲屬
在介紹紅胸鶲前應先了解另一隻稀有鳥種"紅喉鶲",
紅喉鶲有兩個亞種(紅喉亞種與紅胸亞種之分),紅胸鶲本為
紅喉鶲的parva亞種,地理分佈偏西方(歐洲),紅喉鶲則
屬於東方亞種,而目前多數國家已將此兩種獨立為不同種
在台灣此兩種稀有鳥都曾於冬過境時出現...

回歸正題,最近聽聞桃園石門水庫從遠方來了隻稀客,引得
北中南鳥友傾巢而出、陣勢驚人,當日我到達鳥點時,很幸
運佔得前排位置,而鳥兒就躲在一大片未開花的梅林中,
梅林裡雜枝甚多,多數時間鳥友們只能望鳥興嘆
(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,是我看得到你,你卻躲在樹叢裡)
不過等久了還是會有漏網時刻,雖然背景不優但卻是最自然
的樣子,能記錄到牠已是十分幸運~~


紅胸鶲雄鳥
垂翼翹尾是其特色


梅林雜枝中對焦不易,多以單點對焦拍攝

聽其他鳥友說前一日還有拍到雌鳥,但我當日拍攝只見雄鳥,
雖未能湊成一對,但我已很滿足了,只要有耐心相信雌鳥有天
還是會入袋的







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烏灰鶇/Japanese Thrush(20171119~野柳)

科別:鶇科
屬名:鶇屬
類別:稀有過境

記得在剛學習飛羽攝影前曾聽老鳥人說過,秋冬時如遇陰雨天趕緊上野柳岬,因為
這時候的過境鳥遇天候不佳體力又累了會想找地方休息,而野柳岬是他們最佳的
休息地點;果不其然今年過境稀有鳥特多,而這隻烏灰鶇更是在意料之外下拍到,
因為當天最主要是要拍日本歌鴝,拍到一半突然出現一隻烏灰鶇在一旁草地
手躡腳找東西吃,接下來就頻頻上了原來日本歌鴝的地盤,而當天鳥友們也都
幸運地拍到了牠,真是豐收的一日

 停棲時常於林間灌叢活動 
 生性羞怯,藏身於濃密植物叢。常獨居,但遷徙時結小群







當天記錄到的是雄鳥且只有一隻,希望改天能記錄到雌鳥湊成一對

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日本歌鴝/Japanese Robin(20171119~野柳岬)

這隻被鳥友暱稱為「小橘子」的鳥在台灣屬於稀有過境鳥,
每次被發現時總引起鳥友一陣追鳥旋風,自從得知金青及
野柳都有日本歌鴝過境的消息後,掩不住內心興奮,但身為
上班族的我只能等假日才有緣得見,終於等到星期天到來,
一大早衝向野柳,準時八點買了門票直奔野柳岬,幸虧平時有
鍛鍊體力,15分鐘到達神廁鳥點,還好鳥兒尚未飛離,
如願地記錄下這空運來台的小橘子。

 上圖為雄鳥,胸口顏色分際線明顯,顏色也較雌鳥鮮豔,並且
今年在野柳的這隻雄鳥特別不一樣,因為牠下頷處竟比往年
發現的雄鳥多了一條黑鬍子
小鬍子優雅登場,每走幾步總停格數秒,時而昂首、時而沉思...配合那鬍子造型,彷彿一位紳士






 拍了數輪後,最後拍下牠的美背與回眸
 轉移陣地改拍母鳥,為何公母沒兜在一塊?聽其他鳥友
說母鳥會驅趕公鳥之故,從上圖雌鳥照可知母鳥羽色
不若公鳥鮮豔且胸前無暗色胸帶分際線
 翹屁屁的動作是鴝科鳥類的特性,日本歌鴝也不例外


 喜歡在底層活動,所以上圖是牠躲在姑婆芋下方的模樣
拍攝當日為陰雨天,老實說對拍攝者是一大考驗,
iso值拉高怕噪訊,快門慢怕鳥兒模糊,但只要鳥兒
肯出現,用時間跟牠耗總能拍出好照片~~